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进阶论(I-50)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7-27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对河流的理解和认识在我国文化传统里一直是很丰满的,对河流的情感也是深沉的,有以母亲河、河神表达对河流的尊敬;有以河妖、河怪来表达对河流的恐惧甚至憎恶;河流也成为特别多诗歌咏诵的载体。但河流在进入中国的现代城市时代,经历了一段由零到复兴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防洪机械式河道建设】现代城市兴建之初,安全作为城市作为紧要的话题,自然防洪成为了城市河流的首要任务,由于技术的落后与认知的单一,导致这一阶段的
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进阶论(I-50)
【概要描述】对河流的理解和认识在我国文化传统里一直是很丰满的,对河流的情感也是深沉的,有以母亲河、河神表达对河流的尊敬;有以河妖、河怪来表达对河流的恐惧甚至憎恶;河流也成为特别多诗歌咏诵的载体。但河流在进入中国的现代城市时代,经历了一段由零到复兴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防洪机械式河道建设】现代城市兴建之初,安全作为城市作为紧要的话题,自然防洪成为了城市河流的首要任务,由于技术的落后与认知的单一,导致这一阶段的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7-27
- 访问量:0
对河流的理解和认识在我国文化传统里一直是很丰满的,对河流的情感也是深沉的,有以母亲河、河神表达对河流的尊敬;有以河妖、河怪来表达对河流的恐惧甚至憎恶;河流也成为特别多诗歌咏诵的载体。但河流在进入中国的现代城市时代,经历了一段由零到复兴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防洪机械式河道建设】
现代城市兴建之初,安全作为城市作为紧要的话题,自然防洪成为了城市河流的首要任务,由于技术的落后与认知的单一,导致这一阶段的河流形成了以防洪为纲的设计思路,并逐渐沉淀成机械式的防洪形式主义。这种方式影响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河流建设,甚至现在很多地区仍在进行。
【第二个阶段:滨河绿化防护带式建设】
理论上经过第一阶段河道建设之后,人们认识到滨河地带对河流安全的重要作用,于是划定区域进行河流防护建设。这一阶段同防洪式机械河道在思维方式上有相同之处,割裂河道本身的多种复合功能,而进行单方面的建设。
将滨河带空间仅理解为防洪或防护带,因此规划设计中通过绿篱的阻隔来减弱场地的通达,这也成为市政园林建设的主要操作方式,通过分割和阻隔来划定空间。因此最不低碳环保的植物形式——绿篱成为最好的分割手段,如果要选择一种植物形式来象征每一个时代的园林思想,绿篱是最能代表市政园林式绿地的典型特征。
相信这种形式在全面生态化建设的号召下,绿地里的绿篱反生态行为会日渐减少,当然现在依旧能看到这种形式广泛流传的危害,尤其在偏远的中小城市因资讯和审美的相对滞后,仍在被广大设计师推广使用。
【第三阶段:近自然驳岸式生态型河道建设】
在前两个阶段以分隔为总体特征的滨河空间建设思路下,造成了大量河流污染、河流死板、游赏乏味的结局。人们思考着打破这些防洪堤、市政防护绿化带这些人为的阻隔手段,恢复河岸与河道的联系,以及人和河道的联系,还原一个真实的河流生态系统。
滨河湿地、滨河木栈道、生态石笼驳岸、绿植驳岸、渗水驳岸等系列产品与技术在生态型河道中大量推广和使用,以及大量如人工浮岛、水底森林、生态基、浮游生物等辅助手段的使用,使得近自然型生态驳岸的营造技术日渐成熟,河道两岸的生物多样栖息功能渐渐恢复。
【第四阶段:滨河公园和滨河绿道型公共游憩建设】
河流的公共游憩属性是一直存在的,但随着生态型河道的渐渐回归,河流的公共游憩属性几乎提高到所有公共游憩设施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大量亲水设施、平台在河道两岸被广泛使用,尤其滨河绿道的全面推广。
以滨河绿道串联公共空间的公共游憩方式,极大地区别于滨河防护绿化带的模式,滨河防护绿化带并不鼓励河道的游憩功能,而滨河绿道则在生态功能修复基础上,尽可能最大化河道的公共游憩功能。
【第五阶段:滨河文化创意型建设】
当河道改变防洪和防护的机械式建设,走向以生态和游憩为重点兼顾防洪防护,河道的综合建设基本走上了一条健康道路,在保障河道的生态安全和游憩职能的发挥。河道的进一步发展将是释放思想,进行文化创意型建设,重回河道的精神审美。
【结语】
被誉为“城市母亲”、“城市血脉”的大多数河流在囚禁了长达半个世纪之后,渐渐得到平反,河流被赋予它自己该有的全面意义,并在一条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升级换代,从生态到游憩再到创意,直至未来不断创新的内容。
在河道健康发展的愿景里,的确是存在机械防洪式河道和滨河市政防护带的错误观念和手法,应予以警惕,为河流的健康发展留有余地。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